聯網對幾乎所有行業產生影響,尤其是制造業。事實上,物聯網具有將傳統線性系統轉變為動態互聯系統的潛力,可能是工廠和其他設施變革的最大推動力。隨著5G的不斷建設,全新的速度、效率和性能將幫助解鎖新的物聯網應用。
Bloor Research最新報告指出,5G、邊緣計算和物聯網的未來是工業4.0的關鍵促成因素。如果沒有5G,實現工業4.0將存在巨大的網絡缺口,不僅在為數十億的物聯網設備提供連接方面,而且在傳輸和處理產生的大量數據方面。未來的5G網絡將有助于在制造業實現大量物聯網(IOT)和工業物聯網(IIOT)使用案例和收益。
生產資產的可見性
通過物聯網和工業信息技術,制造商可以將生產設備和其他機器、工具、工廠和倉庫中的資產連接起來,為管理人員和工程師提供更多信息。
資產跟蹤,如能夠輕松定位和監控生產設施的關鍵組件,是物聯網的一項關鍵功能。在未來,公司將能夠使用智能傳感器在裝配過程中自動跟蹤零件。工廠負責人可以通過將操作員使用的工具與生產中使用的任何機器連接起來,獲得生產輸出的實時視圖。制造商可以利用工廠內這些更高級別的可見性,通過使用儀表盤和最新的物聯網生成的數據,快速識別和解決瓶頸問題,幫助實現更快、更高質量的生產。
預見性維護
確保工廠設備和其他資產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是制造商的首要任務。一個小故障會導致生產的嚴重延誤,而這反過來又會導致意外的設備維修或更換等嚴重損失,以及由于延遲甚至取消訂單而導致的客戶不滿。保持機器運轉意味著大幅降低運營成本和實現更順暢的生產流程。
通過在整個工廠的機器上部署無線傳感器,然后將這些傳感器連接到互聯網上,管理人員就能夠在某個設備實際發生故障之前就發現它何時開始出現故障。由無線技術支持的新興物聯網系統可以感知設備中的警告信號,并將數據發送給維護人員,以便他們能夠主動維修設備,從而避免重大延誤和成本損失。此外,制造商還可以實現更安全的工廠環境和延長設備壽命等好處。
改善產品質量
想象一下,在整個制造周期內,通過環境傳感器發送高質量關鍵條件的數據,對產品進行連續監控,可以幫助制造商制造出質量更好的產品。例如,當達到質量閾值或空氣溫度、濕度等條件不適合生產食品或藥品時,傳感器就可以向車間主管發出警報。
供應鏈管理和優化
對制造商而言,供應鏈變得越來越復雜,特別是開始拓展全球業務的時候。新興的物聯網使公司能夠監控整個供應鏈上的事項,通過跟蹤卡車、集裝箱甚至單個產品等資產,提供對實時數據的訪問。
制造商可以使用傳感器來跟蹤和監控庫存,從供應鏈中的一個位置移動到另一個位置。這包括供應所需產品的發貨量和成品交付。制造商可以增加對產品庫存的可見性,從而為材料的可用性和向客戶發貨提供更準確的時間表。對數據的分析還可以幫助企業通過發現問題來改進物流。
孿生數字化
由于物聯網提供的實時數據流源源不斷,制造商基本上可以創造任何產品的數字孿生體,這將使他們能夠更快地發現缺陷并更準確地預測結果。這會帶來更高質量的產品,以及降低成本,即產品一旦發貨就不必召回。從數字復制品中收集的數據可以讓管理人員分析系統在現場各種條件下的工作情況。
隨著潛在應用演進,這五個潛在用例中的每一個都可以徹底改變制造業。為了實現工業4.0的全面實現,制造業的技術領導者需要了解物聯網將帶來的關鍵挑戰,以及如何利用5G來應對這些挑戰。
文章來源:中國傳動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