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名譽理事長王勃華在光伏行業2021年上半年發展回顧與下半年形勢展望研討會上如是說道。
今年上半年的光伏裝機量的確低出了很多人的預期,寄希望于下半年成為了光伏從業者的普遍期望。但眼下天已入秋,在光伏裝機還沒等來期望中的大爆發,光伏行業卻先迎來了“多事之秋”——漲價潮再度來襲!
那么,這一次的漲價潮的高點在哪里?四季度光伏行業又將何去何從?
新一輪漲價潮來襲
從去年到今年上半年,我國光伏行業歷經光伏玻璃、硅料及其配料輔材環節連番漲價的洗禮,令硅片、組件廠商不得不調低開工率來應對,下游開發商也紛紛停工待產,觀望價格走勢。而后,漲價潮稍微平靜,行業有了短暫喘息之機。但眼下隨著開工率陸續恢復,新一輪漲價潮再度撲面而來。
首先是硅料環節。從8月中旬開始,其價格走勢再次攀升,至今已是六連漲。9月15日,硅業分會發布了當周國內多晶硅成交價,其中單晶復投料價格區間在20.6-21.9萬元/噸,成交均價小幅上漲至21.38萬元/噸,周環比漲幅為0.71%;單晶致密料價格區間在20.4-21.7萬元/噸,成交均價上漲至21.15萬元/噸,周環比漲幅為0.62%。
而后是硅片環節。9月14日,隆基發布了新一期硅片價格公示,G1、M6、M10硅片分別上漲0.25、0.25、0.3元/片,報價分別為5.24、5.34、6.41元/片;與此同時,9月18日,中環也傳出硅片漲價消息,其中G1、M6、G12硅片(170μm)報價分別漲至5.18 元/片、5.28 元/片、8.33 元/片,與8月28日價格相比,各尺寸硅片皆上漲了0.16 元/片,漲幅分別為3.19%、3.1%和1.96%。
在電池片環節,目前通威尚未給出最新報價,但其于8月30日發布的報價相較8月12日的報價,166規格已上漲了0.03元/W,210規格也同步上漲了0.02元/W。鑒于當下硅料的價格走勢,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電池片價格也將隨之上漲。
令人意外的是,如今連膠膜都漲價了。9月15日,上海天洋旗下昆山天洋熱熔膠有限公司發布漲價函,因上游原料上漲,自9月15日起在現有合作的光伏封裝膜價格基礎上上調35%。多家膠膜企業也均上調EVA膠膜價格,調漲幅度從10%至35%不等。
還有光伏玻璃,9月8日,PV InfoLink發布了光伏供應鏈價格數據,其中3.2毫米的光伏玻璃均價為26元/平方米,較上周增長4%;2.2毫米的均價為20元/平方米,較上周增長約5%。這是自今年5月中旬以來,光伏玻璃在現貨市場的最高均價,也是光伏玻璃現貨價格連續兩周上漲,截止目前,光伏玻璃價格依舊維持在高位。
此外,9月16日,國家發改委還發布了《完善能源消費強度和總量雙控制度方案》,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光伏行業受影響明顯。
如云南省節能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就已發文明確,9月至12月,工業硅企業月均產量不得超過8月產量的10%(即削減90%產量);內蒙古發改委也發文,從2021年起,不再審批焦炭(蘭炭)、電石、聚氯乙烯(PVC)及無下游轉化的多晶硅、單晶硅等新增產能項目;江蘇地區也加強了能耗雙控的督察,其中涉及石化、化工、煤化工、焦化、鋼鐵、建材、有色、煤電、紡織、造紙、釀酒等行業。
在“能耗雙控”的影響下,光伏行業供應鏈產能必然還會進一步收緊,如硅料、膠膜等皆屬于高耗能行業,其產量與產能擴張都將受到嚴格限制。
組件價格會漲多高?
無論硅料及后續環節,還是光伏玻璃、膠膜或是能耗雙控,將這些變量因素集中在一起體現的,是組件價格。
“光伏產業鏈此輪漲價,是在我們預期之外的,之前只考慮到產能慢慢釋放出來,組件價格就會逐步回落,但是我們忽略了中央對于執行能耗雙控的決心。”中國新能源電力投融資聯盟秘書長彭澎對華夏能源網說道。
“能耗雙控對所有高耗能企業都有一定影響,因此我們看到無論是鋼鐵還是其他高耗能產品,都處在很強勁的漲價態勢中。就光伏行業而言,能耗雙控對多晶硅生產的影響比較大,也打亂了預期的下降通道,以目前的形勢,組件價格在明年一二季度之前大幅下降的空間已經不存在了。”彭澎進一步解釋道。
日前,國家能源集團5.5GW光伏組件集采開標,據9家組件廠商開標價格來看,開標均價為1.82元/W,最高投標價是在第二標段,為1.942元/W。有媒體指出,以目前供應鏈的形式,組件價格很快將重回2元/W時代。
對于此番觀點,彭澎認為,“組件重新漲回到2元/W,這是不太現實的,因為當下1.8元/W的價格,對于國內外市場而言,已經讓很多項目的開工非常困難了。另外,今年上半年,雖然組件的現貨價格是1.8元/W左右,但是好多出口的量都是之前的訂單,硅料也是之前所鎖價的硅料,只不過履約的時間因為疫情拖延到了今年上半年,在1.8元/W的高價情況下,無論國際還是國內市場的新增裝機都受到了一定影響,那么上漲到2元/W的可能性就很小。”
與此同時,對于“能耗雙控”的發展態勢,彭澎表示道:“能耗雙控此后會需要一個更精細化的調控,隨著光伏產業的發展,我們相信政府也會意識到這樣的問題,即便是雙控,也不完全適用于一刀切。就現在的情況而言,雙控對多晶硅生產產生了影響,但是隨著年底新的硅料產能逐步釋放出來,影響可以降低。綜合來看,明年三季度,組件價格可寄希望于回落到1.65元/W左右。”
此外,對于愈發高昂的供應鏈價格,組件廠商是否還會通過降低開工率來做應對,彭澎對華夏能源網表示道,“這要根據廠商自身的銷售情況來定,如果今年1.8元/W的高價組件承接率比較好,那么就會開工。我們能夠看到,由于今年上半年國內新增裝機只有14GW左右,所以大家預期下半年的新增需求將非常剛性,當下央企的招標價格比上半年的招標價格也有所上升,因此我們認為不少組件企業仍然還是會堅持開工的。”
文章轉載:華夏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