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GOGO免费观看国语,再深点灬舒服灬大了添juwu,美国禁忌3,国产在线观看无码免费视频

新聞資訊
NEWS
您的位置: 首頁 > 行業新聞
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 著力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
文章出處:中國工業新聞|
閱讀量:5267|
時間:2022-02-22

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稅務總局等相關部門印發了《關于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的若干政策》(以下簡稱《工業政策》)和《關于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的若干政策》。2月18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和服務業特殊困難行業紓困發展有效措施。

18項政策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黨組成員、秘書長趙辰昕介紹,《工業政策》一共18項具體內容,這個政策的著力點,是進一步做好預調微調和跨周期調節,著力解決制約工業經濟運行中的掣肘問題,確保全年工業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具體來講有五個方面:一是財政稅費政策。包括加大中小微企業設備器具稅前扣除力度、延長階段性稅費緩繳政策、擴大地方“六稅兩費”減免政策適用主體范圍、降低企業社保負擔等4項內容。二是金融信貸政策。包括推動金融機構向實體經濟讓利、增加小微企業貸款、落實煤電等行業綠色低碳轉型金融政策等3項內容。三是保供穩價政策。包括建立統一的高耗能行業階梯電價制度、做好鐵礦石等重要原材料和初級產品保供穩價等2項內容。四是投資和外貿外資政策。包括實施沙漠戈壁荒漠地區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特高壓輸變電線路建設,同步推進周邊煤電機組改造升級,以及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穩外貿、鼓勵制造業引進外資等6項內容。五是用地、用能和環境政策。包括保障納入規劃的重大項目土地供應、實施國家重大項目能耗單列、完善重污染天氣應對分級分區管理等3項內容。

趙辰昕表示,2021年12月,我國出臺《關于振作工業經濟運行 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在打通堵點卡點、挖掘需求潛力、強化政策扶持、優化發展環境等4個方面提出了16條政策措施。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去年四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呈現逐步回升態勢,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也連續兩個月保持在景氣區間,去年全年工業投資、工業出口交貨值同比分別實現了11.4%和17.7%的增長,保持了很好的兩位數增長。

“與此同時,我們在監測和分析當中也發現,目前我國工業經濟穩定恢復態勢還不是很牢固,需要以更大的力度、更有效的措施來繼續推動振作。”趙辰昕表示,為此出臺了這次的《工業政策》。

“如果說,去年《實施方案》的16條,主要是堅持目標導向,提出振作工業經濟運行需抓好的任務,重點解決的是‘重點干什么’;那么這次的《工業政策》18條,則主要是更加強調問題導向,針對當前工業經濟運行中存在的困難,推出一批更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要解決‘怎么來支持’的問題。”趙辰昕強調。

趙辰昕表示,按照這些政策,下一步重點是要做好兩個方面的工作:第一方面,千方百計保市場主體,增強市場信心,提振發展預期。

“這次更多是聚焦財政稅費、金融信貸、保供穩價等方面,推出這些政策,都是經過實地調研,滿足市場主體訴求的一些有力有效舉措,就是要通過這些政策,確保市場主體在一季度就能夠盡快享受到相關政策紅利,穩定大企業生產經營,減輕中小企業負擔,提升高新技術企業發展活力,穩定傳統產業的外需市場,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趙辰昕表示。

第二方面,著力擴大精準有效投資,讓企業振作起來并持續不斷地增強發展后勁。

“投資是振作工業經濟運行的‘牛鼻子’,要切實發揮好投資引領作用,同時我們一直強調,不搞大水漫灌,要避免一哄而上,防止出現新的重復建設和產能過剩,實現高質量發展。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積極推動國家重大部署的落實,指導推動地方加大重大項目要素保障力度,對‘十四五’規劃確定的重大工程、區域重大戰略規劃確定的產業領域重大項目,會按照文件要求,加大前期工作力度,務求盡快開工建設,盡早形成實物工作量。同時,要繼續優化投資環境,合理引導資本投向,結合產業發展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要求,做好重大項目儲備,促進工業投資穩定增長、結構優化,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趙辰昕強調。

著力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

“今年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工信部聯合發展改革委等有關部門,采取了一系列舉措,促進工業經濟平穩運行。”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負責人陶青表示。

一是強化規劃引導。工信部緊緊圍繞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部署,聚焦中小企業發展、智能制造、綠色制造等重點領域和原材料、機器人等重點行業,編制形成了一系列“十四五”專項規劃,明確了發展方向和推進舉措,引導實施一批重點項目、重大工程,為振作工業經濟提供了規劃指導。目前,工業和信息化領域“十四五”規劃全部印發實施。

二是增強政策供給。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聯合發展改革委等有關部門,在2021年底出臺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的16項政策的基礎上,這次又在強化財稅金融支持、加大用地用能要素保障等方面出臺18項舉措,各地區也出臺了相關政策措施,形成振作工業經濟的政策合力。

三是扎實助企紓困。積極推動各項惠企政策落實,著力幫助中小企業應對困難、實現穩定恢復增長。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業賬款工作的通知》,組織對重點地區進行現場督導,化解了一批拖欠時間久、協調難度大的問題。主動對接相關部門和企業,加強跨地區、跨部門協調,保障受疫情影響地區的龍頭企業和產業鏈供應鏈關鍵環節企業穩定生產。

四是加強監測調度。建立重點工業大省、重點行業、重點園區和重點企業旬調度機制,開展重點工業企業和中小企業問卷調查,及時了解掌握工業經濟運行總體形勢,強化對苗頭性、傾向性、潛在性問題的預研預判。組織各地區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幫助企業春節期間穩產穩崗,加快在建項目投產達產,著力保障要素供給,努力實現一季度“開門穩”。

五是穩定市場預期。中央電視臺、新華社、人民日報、經濟日報等中央主流媒體深入各地區、各企業等基層一線,報道工業穩增長情況,宣傳推廣經驗做法,起到了提振社會信心的正向引導作用。

“下一步,工信部將聚焦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目標,把工業穩增長擺在最重要的位置,全力推動落實《工業政策》,著力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著力促進中小企業平穩健康發展,著力促進工業經濟平穩運行和提質升級,保持制造業比重基本穩定,筑牢經濟‘壓艙石’。”陶青表示。

力爭今年新培育3000家左右“小巨人”企業

推動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不僅要解難,更要培優。此前工信部曾表示今年將新培育約3000家“小巨人”企業,工信部在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方面將出臺哪些舉措?

陶青表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以專注鑄專長、以配套強產業、以創新贏市場,是中小企業群體中的優秀代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要求,“激發涌現一大批‘專精特新’企業”。本次《工業政策》也將“加大‘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力度”作為一項重要的舉措。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將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積極采取以下舉措,進一步加大“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力度。

一是健全優質企業梯度培育體系。近期工業和信息化部將發布梯度培育工作指南,完善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小巨人”企業認定標準,夯實優質企業梯度培育基礎,力爭2022年新培育3000家左右“小巨人”企業、200家左右單項冠軍企業,帶動各省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達到5萬家左右。

二是數字化賦能中小企業。切實落實好《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辦實事清單》各項任務,制訂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評價標準,聚焦中小企業需求編制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建設指南,分行業制定數字化轉型路線圖,加大對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指導和支持力度。

三是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推動大中小企業在產業鏈供應鏈、協同創新等方面實現更高效、更便利的對接,部省聯動建立常態化的對接機制和對接平臺,推動龍頭企業對中小企業開放技術、市場、標準、人才等創新資源,總結推廣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的典型模式和典型經驗,通過融通發展,帶動培育更多“專精特新”“小巨人”的中小企業。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拉特中旗| 乌审旗| 新干县| 平江县| 海原县| 马山县| 奈曼旗| 南投市| 勐海县| 肇源县| 寻乌县| 龙陵县| 永胜县| 绥滨县| 左云县| 麻江县| 柘城县| 连山| 保山市| 天气| 富平县| 兰考县| 施秉县| 万盛区| 搜索| 凤凰县| 城固县| 呼伦贝尔市| 北川| 广德县| 贺州市| 舟曲县| 高邮市| 漳平市| 临澧县| 溧阳市| 商水县| 塘沽区| 恭城| 沙坪坝区| 资中县|